保理行业历史背景、业务现状及风险现状
来源:商业保理专委会
(一)历史背景
商业保理和银行保理是两个世界的物种。在做保理的早期,很多人都会混淆两者的概念。商业保理公司并非金融机构,而是带有一定金融属性的机构。保理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原始保理阶段、近代保理阶段和现代保理阶段。
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在巴比伦时代的海上贸易中就已经用应收账款来偿还现金。在早期保理阶段,商业代理和账户管理、风险控制、贸易融资、销售没有很严格的区分,都看作是一个混合的商业行为。十七、十八世纪时期,在开展棉花贸易的过程中,因为通讯和交通的不便,代理商需要做一些专业分工,有一些商人专门做货物销售,有一些商人单纯地管理账目、收取应收账款、做风险担保,这种情况就是原始保理。
原始保理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19世纪末,由于通讯和交通的发展以及日益激烈的贸易竞争,进口商(买方)要求的支付条件和方式更加苛刻,出口商(卖方)需要对异地情况比较熟悉而又具有较强实力的代理商提供账务管理、风险控制、贸易融资等服务。1889年,纽约一家保理公司——澳尔伯•多梅利克公司(Oelbermann,Dommeridh&Commpany)率先明确宣布放弃其传统的货物销售代理和储存功能,但继续为委托人即欧洲的出口商提供收购债权、坏账担保服务。这一事件标志着近代保理业的出现。
近代保理业有四项主要功能: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管理、账款催收和付款保证。近代保理阶段还是由商业保理商来提供保理融资,银行在这个阶段并没有介入保理行业,只是为保理领域提供服务。
银行开始介入保理业标志着现代保理阶段的开始,20世纪50年代,《统一商法典》明确采用了债务关系;1963年,美国货币监理署允许银行经营保理业务。在这之后(1965年之后),美国的保理商开始大量出现,而且开始去欧洲设立分公司,保理服务才到了欧洲。当时,只有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展了国内保理业务(1975年北美的保理业务量约占全球的70%)。
受国家和地区限制,国际保理或跨国保理还是一个新概念。欧洲的保理界人士看到了潜在的国际保理业务前景,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保护伞组织,以便把保理带到那些尚未开展保理业务的国家,并为国际保理建立一个框架以利于增进出口商和进口商之间的保理业务。1968年,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成立,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是一个由全球各国保理机构参与的开放性的跨国民间会员组织。这一事件标志着现代保理业的到来。2015年底,FCI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300家会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保理机构网络。2016年,国际保理商协会(IFG)与FCI合并,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保理商组织,旗下会员超过400家,遍布87个国家和地区。现代保理的时代特征是银行开始提供保理融资、支付结算服务;商业保理商退而求其次,开始提供非融资的保理服务。
(二)业务现状
从2005年到2016年的行业数据可以看到,这12年全球的保理业务量增长了2.3倍,整体来讲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到2015年,我国的保理业务量增长了60倍,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到2016年的时候,第一次出现大规模下滑,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25%。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影响了全球的保理业务量,全球保理业务量在2015年出现首次下滑,在连续增长之后下滑1%。我国保理业务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保理业务量下滑。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2015年保理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折合2.8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据FCI数据,2016年中国保理业务量同比下降了25%。最直接的原因是全球和中国经济持续下行,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指数随之下滑,庞大的存量应收账款规模叠加信用收缩周期下,融资环境日益恶化。
而商业保理恰恰和银行保理出现一个逆周期的情况。这个状况在全球都出现过,70年代日本的保理、80年代台湾地区的保理和大陆的保理,都有这个规律,都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商业保理起步,然后到了一定时期,整个商业保理就出现了整体平稳发展的过程。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测算,2016年中国商业保理业务量约为5000亿元,约为2014年的6倍,但与银行业的数字相加后,仍不能改变中国整体保理业务量下降的状况。
(三)风险现状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与亚洲保理、汇法网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保理司法判例分析研究报告》显示,全国保理业务风险的多发地是浙江、上海、江苏和广东。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这些省市的纠纷多,还表明了这些地区保理业务非常活跃。保理业务的风险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两个也是保理业务多见的行业。风险里占比最大的是欺诈风险,占比41.6%。第二大风险类别是信用风险,占比约20%。其他风险里,出现了虚假贸易特殊风险项,其中伪造应收账款转让通知及间接支付这两个买卖双方串通的风向标风险项分别占到保理案件的3.8%及3.0%。
关键词:商业保理 | 应收账款 | 利海保理 | 利远资产管理
本文不代表网站观点,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