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广告图


浅析商业保理业务发展历程及如今存在的问题

来源:商业保理网

 



       自2012年下半年商务部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以来,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迅猛,注册企业数量、业务规模和融资余额持续呈现增长。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6年末,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公司数量达5584家(不含注销和吊销企业数量)。另据测算,2016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融资余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也相继涌现,但即便如此,融资渠道瓶颈一直都是商业保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一大困扰。

       “关于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坦率地讲,目前业内很多企业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偏差,包括对于资金流、单据流等环节的审查,以及应收账款是否真实发生转让等,特别是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国内商业保理的业务模式发生了明显改变,部分企业业务界限模糊,加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欠缺,使得行业风险逐渐显现。”

       据了解,商业保理公司以往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依靠股东实力开展内部融资,凭借商业银行授信以及再保理实现外部融资,以及直接从金融市场融资,如通过各地金交所进行保理资产证券化等,但整体而言,保理公司在融资问题上始终较为艰难,尤其是近两年银行方面逐渐压缩了对保理公司的授信规模,融资渠道更显狭窄。行业数据显示,融资渠道的制约使得目前约有八成的注册企业成为空壳公司。

       与银行保理在历经多年高速发展后的节奏放缓不同,商业保理近两年的活跃指数攀升,至去年末,全国共有5584家商业保理企业注册在案,业务量超过5000亿元。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融资渠道转向网络平台,业务风险引起关注,多地行业协会要求开展商业保理风险自查。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发文,要求开展商业保理公司风险自查自纠工作,融资渠道、应收账款构成、业务发展速度异常等六项行为被划入自查自纠的重点范围。

       与此同时,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也在不久前的会议中提出,督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行业系统性风险,并发布《关于开展商业保理公司风险自查自纠的通知》,要求完善风险内控制度。此外,另有媒体称商务部也于近日发函,要求做好商业保理风险防范有关工作,关注异常经营行为。

       他所提到的网贷平台开展业务和应收账款真实性也正是此次风险自查的主要领域。例如“通过网络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融资,且融资规模较大,关联企业从事互联网平台融资运营”的行为被广东和深圳列为自查自纠的首要方面,两地协会要求梳理融资渠道。

       “由于这几类融资渠道相对有限且成本较高,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在网贷平台上进行模式创新。”前述保理人士介绍,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线上,不得不说,网贷平台确实为保理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但由于网贷领域本身存在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通过该渠道进行融资虽然便利许多,但难免有擦边球甚至不合规之嫌。

       从保理与网贷平台的结合模式看,主要包括债权转让、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转让等几类,由于实际操作中涉及的程序和参与方较多,合规风险不容小觑。由于网贷平台的相关业务并未要求进行登记,一定程度上存在应收账款在不同平台重复抵押融资的风险。据前述保理人士介绍,从业务流程管理看,做到全程监控与审查很难,更多还是要依靠自律和提高经营规范性,这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商业保理 | 保理发展 | 保理融资 | 利远资产管理
本文不代表网站观点,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协商解决。

版权所有 利远投资管理(广西)有限公司丨桂ICP备2024043702号-1 桂ICP备20240437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