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广告图


84号文发布 国家将在供应链金融“大显身手”

来源:国民基金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家将供给侧改革作为了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该改革中,金融端无疑是关键点之一。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该文件将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

       1、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推动全国和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开放共享信息;

       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发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

       2、从以下三方面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

       1)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借贷资金基于真实交易;

       2)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提高金融机构事中事后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3)健全供应链金融担保、抵押、质押机制,鼓励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开展应收账款及其他动产融资质押和转让登记,防止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84号文件不仅指明了重点任务,还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其中一条便是加强供应链信用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健全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商务、海关、质检、工商、银行等部门和机构之间公共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其次,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推进各类供应链平台有机对接,加强对信用评级、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

       最后,创新供应链监管机制,整合供应链各环节涉及的市场准入、海关、质检等政策,加强供应链风险管控,促进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

       此外,84号文件还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有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可见,国家将在供应链金融“大显身手”。

       因此,在基于大环境的驱使以及政策的变化,近年来,各领域中具有强大供应链体系的企业,开始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

       具备实体基因的金融机构,将产业与金融结合驱动新金融机构创新性发展,对于完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服务实体经济意义重大。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确实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 金融创新 | 供给侧改革 | 利远资产管理集团
本文不代表网站观点,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协商解决。

版权所有 利远投资管理(广西)有限公司丨桂ICP备2024043702号-1 桂ICP备20240437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