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简析
来源:供应链金融网
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及其他结算、 理财 等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就是依靠风险控制变量,帮助企业盘活其流动资产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而我们知道,流动资产最重要的无外乎现金及等价物、应收账款和存货三大类。这就有了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下面一一进行分析。
1、应收账款模式
上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给它的赊账凭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融资从而进行自身的运营,若到还款期限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金融机构可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款来源相当于从中小企业转为核心企业,即第一还款来源是核心企业,第二还款来源才是中小企业运营所获利润,这就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在这种模式下,因为核心企业到期必须付款,对它来说付给中小企业和付给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它帮助了中小企业完成融资问题,提高供应链资金统筹效率。
2、保兑仓模式
下游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上缴一定押金并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金融机构贷款,所获贷款即可向核心企业进货。那么如何确保中小企业的融资用途就是为了进货呢?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监管企业(一般来说是物流企业)对核心企业的货物进行监管,根据中小企业上缴的押金数目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维度考量对中小企业发放对应数量的货物,即对中小企业只放货不给钱,当中小企业将对应货物卖出获得销售额,便可向银行申请下一阶段要卖的货物,以此循环直到第三方监管公司的货物储存量为零或者下游的中小企业不再提出进货需求。那么在这个模式中,如果中小企业跑路或丧失售卖能力,放在第三方监管企业的货物又该怎么处理呢?此时核心企业就必须承担货物回收的责任。
3、动产质押融资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中可以不涉及核心企业,但业务涉及对货权的控制和物流监管企业的管理,所以我们仍把其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之一,具体流程如下: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利用手头上的货物抵押申请贷款,货物存放在第三方监管公司,由第三方监管公司负责货物的监管,货价的评估以及货物的发放等,一定程度上借鉴监管公司给出的货价评估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中小企业用运营所得还贷(过程中可以申请拿出监管公司中的部分货物进行售卖),如果中小企业跑路或者丧失还款能力,金融机构也可以提前与核心企业签购协议,希望通过核心企业的回收来解决货物的处理问题。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 金融模式 | 商业保理 | 利远资产管理集团
本文不代表网站观点,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协商解决。
版权所有 利远投资管理(广西)有限公司丨桂ICP备2024043702号-1 桂ICP备20240437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