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广告图


新华社解读:我国首次部署推动供应链创新与用

来源:新华社  作者:申铖、于佳欣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指导性文件,将对提升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工细化、信息技术进步,我国供应链发展已进入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成为产业及经济的新型组织形态。供应链的发展有利于发挥流通基础性支撑和先导性引领功能,整合提升实体零售、连锁经营、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等流通业态的发展水平,全面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这份指导意见对我国供应链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郑书伟说。

      《指导意见》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促进产业制造供应链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三是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四是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五是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六是努力构建全球供应链。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意见不仅明确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思想,而且设定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指导意见》重申了供应链的重要意义,供应链具有创新、协同、共赢、开放、绿色等特征,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有利于加速产业融合、深化社会分工、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有利于建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有利于建立覆盖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环节的绿色产业体系。

      “高效的供应链,可以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成本降低和生活便利。”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一国的供应链水平影响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立足振兴实体经济是此次出台意见的特点之一。针对贸工农三大实体产业,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和全球供应链三大领域,意见提出了多项重点任务。

      意见还针对目前我国供应链发展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保障措施。

      此外,发展供应链金融,丰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的融资渠道,打造基于真实交易、服务实体经济的供应链金融生态,有利于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避免金融脱实向虚。

     另外,为了确保指导意见的落地,此次指导意见涉及农业部、商务部、科技部、银监会、保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环境保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教育部等19个职能部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意见的贯彻实施将对推动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经济全球竞争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政策解读 | 供应链金融 | 供应链发展 | 利远资产管理集团

本文不代表网站观点,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协商解决。

版权所有 利远投资管理(广西)有限公司丨桂ICP备2024043702号-1 桂ICP备20240437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