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广告图

产品创新滞后,国际保理5个常见问题

来源:《保理智汇》 作者:温峰泰


 
       国际保理四项常见业务类型:直接出口保理、出口信保保理、离岸保理和进口保理,一般而言,商业保理公司在推行国际保理业务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有:
 
       (一)  产品创新滞后,融资品种单一
 
       在现实的操作中,目前主要做的还是出口信保保理,对于直接出口保理、离岸保理,进口保理业务并不多。究其主要原因,是产品创新经验不足,再加上国内企业在银行开立信用证(L/C)很方便、成本也很低;企业承做信保保理的意愿不高,但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开立信用证难度增加,赊销(O/A)方式增多,进口保理业务也预期会逐渐增多。
 
       (二) 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到位
 
       部分贸易融资业务存在“脱实向虚”的风险。目前贸易业务发展中,存在部分企业构造虚假贸易背景或人为增加交易环节、次数,使得贸易融资超过或背离真实交易。但受限于目前的调查管理手段,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的难度较大,往往仅能停留在表面真实性审核,无法有效核实交易真实性。
 
       (三) 海外无分支机构服务当地的中国企业
 
       国内商业保理公司多属于近两三年才成立的新公司,一般较专注于开办国内保理,在海外多无分支机构,也不会操作离岸保理,所以比较难第一时间掌握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庞大商机。
 
       (四) 缺乏外币资源
 
       国际贸易基本上都是外币交易,由于绝大多数的保理商对于承做外币业务,普遍存在天然的障碍,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外币及海外资源,这也导致保理商在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上受到限制。
 
       (五)  地区或国家风险的管控能力不足
 
       保理商在从事国际保理业务中经常遇到“买方所在国风险问题”,经常会问:哪些国家能做,哪些国家不能做?其实在国际保理领域,没有特别说哪些国家能做,哪些国家不能做,因为国际保理已经非常标准化。然而,国家风险的确是国际保理需要考虑的风险,一旦考虑国家风险,保理商对有些国家可能就不愿意做,但是这并不代表不能做。
 
       当然,如果买方所在国发生以下情况,还是要格外警惕:是否有发生政变、战争或动乱的风险?是否属于外汇短缺国等。不过,买方国家外汇短缺也并不代表就完全或绝对不能碰,还是有相应办法可以解决问题。
 
关键词:国际保理 | 商业保理 | 利远资产管理集团 | 利海保理
本文不代表网站观点,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协商解决。

版权所有 利远投资管理(广西)有限公司丨桂ICP备2024043702号-1 桂ICP备20240437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