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踩中保理业务的雷区?
来源:中国保理
保理业务的核心是供应链金融,是基于真实贸易发生的业务关系而进行的资金垫付、周转,帮助打通企业生意的资金流,加速资金的流转,减少资金站岗,是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的利好政策推动下,商业保理行业将迎来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将迎来新的挑战。注意规避保理业务中可能存在的一般性风险,更应敏锐抓住保理业务中可能出现的特有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高保理业务风控机制,才能确保保理融资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
一、做好尽职调查,严格把关交易对手
落实尽职调查的每一个环节,把好客户及业务准入关。关注交易双方的基本情况、信用记录和保理方案的选择是否合理等内容;
加强贸易真实性的审查和管理,防范保理业务欺诈。可以选择实地走访与调查、辅助非现场调查等方式。
二、结合保理业务提点,重视关键内容审核
加强应收账款真实性审核,认真梳理合同要素的逻辑性。重点审核合同的生效时间、标的物价格、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
做好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注意对账的技巧和方法,关注出现的差额及信息的一致性。
三、加强跟踪管理,及时化解风险
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密切监控保理资金的用途和流向,严禁资金进入股市、信托产品等风险项目;
加强应收账款专户管理,要求客户开立专用于应收账款回收的保理账户,并密切关注专户资金进出情况;
加强回款管理,保理商应建立专业化的专户联动扣款功能,防止客户挪用专户资金;
强化日常监控与风险预警,要定期开展客户检查回访,密切关注重大事项变更等风险事项;
加强风险保全措施,一旦发生风险预警应迅速做出反应,主动启动催收程序。
四、强化内部管理,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制定详细规范的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明确人员职责与风险政策;
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评定制度和政策的有效性;
配备专职的法律人员,加强对合同内容、条款及履约合理有效性的审查;
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经办人员业务技能,规范操作行为。